手机应用app们喜欢做社交 背后乱象让人堪忧
2018-12-07 18:14 | 来源:未知 | 作者:admin
“社交”是很多时下应用型app主打的路线,以社交的方式来拉近与用户之间的距离,通过用户之间社交关系网的全覆盖从而为产品下沉用户种子。网络编程开发门槛的降低,移动手机应用更是火爆增长,如何在短时间内快速的形成“蜂巢”效应,社交显然是很好的导流和引流模式。社交的可适性强,同时可以融合各类的特定营销场景,在这种情况下把社交模式植入到产品体系中,不失为商家一种行之有效的营销手段。
“交友”被移动应用钟爱
4G网络发展无疑使得当下年轻人们和朋友的联系更加依赖于手机,移动商家们也打出了很多“交友求爱”为主题的应用app,但是当正常的社交被商家滥用,其背后滋生的社会问题不容忽视。主打相亲功能的交友网站曾经也红火一时,成为很多异性交往的首选。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使得网络交友变得容易,各种交友模式app出现在手机应用市场上,与此同时也出现了打着“交友”的幌子,背后却存在不当交易行为。在苹果应用商店和安卓应用市场,搜索“交友”等关键词可以发现多类型的应用,其中也不乏充斥着情趣店等。
游走在法律边缘的“两性”
社会文化的开放使得成人男女之间不再羞于谈“性”,但是这也使得很多抱着非正常交流目的人群混迹于此,在情趣交友的app上可以看到聊天评论区内各种不堪入目的字眼和话题,使得很多幕后的灰色交易开始明目的游离在法律尺度之外。应用商家们如何监管,对于色情边缘擦边球的行为是否可以及时处理,而与此同时深夜一对一直播社交也开始不断出现。
只要在手机上下载安装好app,完成注册后就可以约到要一起附近拼房的室友,达到一定的会员级别还可以直接与异性拼房,一次美好交友之夜就开始了,“睡睡”在多次被曝光之后遭到下架。应用市场的酒店社交依然存在,对于背后存在灰色交易是不是得到有效监管仍不清晰。“情趣社交”app市场出现,主打情趣用品的线上销售,兼具交友密聊的社交属性,这是眼下一部分情趣商场的基本路径,用户通过手机注册之后还可以解锁更多的私密功能,包括一对一语音、互传“小纸条”等,很显然已经不是简单售卖商品,而是更多的通过私密社交来下沉用户。
商家如何监管成难题
商家能否保证用户在使用app时行为可控可管,不越界、不触法,结合目前手机商店中此类型app来说,要做到这点并不容易,用户之间露骨的文字互动,性暗示更是大量充斥其间。 社交模式“王牌”效应,使得商家们绞尽脑汁想着入局,“王炸”的风险同时存在,和利益相伴而生。社交属性可以快速吸引粘合忠实用户,但是当和特定场景结合起来时则需要特别注意,尤其是关乎两性。一边是繁荣的移动互联网市场,一边是各种乱象的暗流涌动,APP程序的多头管理使得监管成效甚微,一旦用户权益受损,找谁维权就成了让人头痛的问题。(姚坤森)